點・訪問

中大最新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生命質量研究 及早提供治療患者、家人和社會受惠 呼籲政府支援25歲以上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醫療和護理

香港罕見疾病聯盟(下稱「罕盟」)委託香港中文大學(中大)賽馬會公共衞生與基層醫療學院,就本港29位脊髓肌肉萎縮症(Spinal Muscular Atrophy, SMA)患者進行為期年半的追蹤研究,以及專訪13名SMA三型成人患者病患旅程,以了解香港SMA患者的患病經歷、日常生活、疾病負擔及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素,探討SMA在香港所造成的社會、經濟和醫療方面的影響,圍繞患者群體提供重要的實證證據,促進在香港制定和實施專門針對罕見疾病的政策。

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與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董咚教授表示:「對於SMA患者而言,雖然因疾病所致的身體機能退化大多是不可逆轉的,但是接受藥物治療可令患者身體退化速度減慢,讓患者可以更長時間維持目前最高的運動能力,生命質量亦因此能夠維持甚至提高。」

在香港,可用於治療SMA並納入關愛基金資助範圍的藥物共有兩種,分別為Nusinersen注射液和Risdiplam口服藥,均屬於極度昂費藥物。研究結果顯示,藥物對無論是嚴重或較輕的SMA患者,都能夠改善和穩定病情、提升生命質量和社會心理素質,不但減輕家庭和照顧者的負擔,也降低患者對社會保障的依賴。

目前25歲以上成人患者被定為不合資格獲資助用藥,無力負擔藥費的成人患者多年來都無法獲得治療,導致身體機能、生活和就業方面每況愈下,情況令人擔憂。

罕盟會長曾建平表示:「現時只要在25歲或之前獲批資助用藥的SMA患者,便可一直獲資助到老,但到了26歲才申請資助用藥者便會被拒,這條年齡界線科學嗎?希望醫管局能參考中大的研究結果,借鏡歐美和內地的臨床指引,撤銷對資助用藥的年齡限制,讓所有SMA患者都有機會得到適切治療。」

研究又發現,只有6成成人患者曾經接受專職治療。他們表示上門的私人治療師收費高昂,而醫院排期等候時間較長。相比之下,肢體傷殘學校為未成年患者提供便利恆常的專職治療。

曾建平呼籲:「專業護理對SMA患者的生命質量有莫大關係,例如物理治療,對他們而言並非舒緩疲勞,而是維持肌肉活動能力的必要護理。醫管局應優先考慮向SMA患者提供每星期最少一次的到戶物理治療,與藥物治療產生協同療效,令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和鞏固。」

曾建平補充:「罕盟這次委託中大進行研究,充份反映真實世界數據對罕病患者的治療提供有力的佐證。建議醫管局與大學、藥廠和病人組織合作,在罕病藥物投入臨床使用後,接續進行真實世界數據收集和研究,完善臨床指引,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。另外,醫管局在考慮引入新藥時,除了評估療效及安全性外,也應重視病人生活質素提升和社會生產力等因素。」

有關脊髓肌肉萎縮症

脊髓肌肉萎縮症 (Spinal Muscular Atrophy, SMA) 屬於罕見病,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神經肌肉疾病,主要症狀及表徵為運動神經元退化引起的進行性肌無力和肌肉萎縮,導致靠近身體中心的肌肉,包括肩膀、大腿、盆骨等肌肉出現萎縮及無力,令患者無法透過這些肌肉協助頭部控制坐立、爬行及走路等動作,部分患者連呼吸及吞嚥動作也受影響。

根據發病年齡和所能達到的運動功能,臨床上一般將脊髓肌肉萎縮症分為4種表型:SMA一型、SMA二型、SMA三型、SMA四型。

SMA的整體患病率估計約為每10萬人中有1-2例,而發病率約為每10萬活產兒中有8例。

在香港,SMA的患病率估計為每10萬人中有1.87例,這大約相當於香港可能存在125名SMA患者。

有關香港罕見疾病聯盟

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成立於2014年12月,是全港首個由跨類別罕見疾病病人和親屬組成,並得到有關專家學者支持的病人組織,旨在推動改善罕病政策和服務,提升香港市民對罕病的認知和對病患者的支持,令罕病患者的醫療、社會支援、教育、生活等各項基本權利與其他所有市民一樣得到尊重和保障。


Related posts
點・訪問品牌快訊

將軍澳靈實胡平頤養院 醫療主導的安老院舍 樂齡科技結合個人化護理醫護團隊提供全方位照顧

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創辦的胡平頤養院自1999年進駐將軍澳,先後以專業醫護團隊、樂齡科技、個人化護理照顧等嶄新服務,多年來憑着高質素的院舍服務受到長者及其家人垂青。為讓更多長者活得身心健康,且有尊嚴地安享晚年,胡平頤養院在完成擴建工程後,已增加床位至274張,將為更多長者提供適時而專業的院舍服務。 樂齡科技提升照顧質素…
Read more
點・訪問品牌快訊

LCX 「港式嚟場 HK Signature」 結合舊式與現代香港元素 邀請八大本地品牌  開設期間限定店及工作坊 誠邀香港插畫師勞力@Rickubic展出畫作  以藝術角度呈現香港街景

香港中西文化薈萃,經過多年融匯,演化變成我們獨有的本地特色。由2023年9月22日至10月23日,LCX誠邀大家親臨「港式嚟場…
Read more
點・訪問品牌快訊

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與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同行7年 攜手關懷弱勢社群 共助癌症患者重拾希望

清水灣鄉村俱樂部(「清水灣」)與慈善合作伙伴銘琪癌症關顧中心(「銘琪中心」)的合作已經邁入第7個年頭,每年一度的「慈善高爾夫球日」讓一眾支持癌症患者的高爾夫球手聚首一堂,於「清水灣」綠意盎然的環境下互相切磋球技之外,更為「銘琪中心」籌募善款,同時提高社會各界對癌症病患的關注。 「清水灣」與「銘琪中心」建立了長達7年的緊密伙伴關係,由意見提供、活動籌劃、現場支援、以至籌募善款等,「清水灣」一直從多方面鼎力支持「銘琪中心」透過舉辦慈善高球賽籌募經費,為本地受癌症影響的人士提供多元及專業的服務──包括情緒及心理支援、鬆弛治療及壓力管理等,以協助他們改善心理素質,積極面對癌症。「清水灣」一直致力於支援社會上的弱勢人士,更為「銘琪中心」提供平台讓其擴大接觸層面,一方面讓更多人得以知悉中心的服務,另一方面吸引更多有心人伸出援手,令更多受癌症影響人士得以受惠。 「銘琪中心」總幹事孫頴萃女士表示:「本中心由衷讚賞『清水灣』職員的專業態度,一直以來全力支援本中心的籌款活動。回想於去年所舉辦的『慈善高爾夫球日』,不僅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,活動規模縮小,加上正值雨季,令舉辦活動變得困難重重,幸好『清水灣』一眾職員盡顯其專業的判斷及應變能力,靈活應對突如其來的挑戰,在短時間內安排妥善對策,讓『慈善高爾夫球日』得以順利舉行,亦使本中心的職員獲益良多。」 孫頴萃女士續指:「本中心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能繼續與『清水灣』緊密合作,更希望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講座反向回饋會所,邀請癌症支援專科護士及營養師等為會所會員提供健康生活知識,以互助互惠的方式攜手支援社會癌症病患。」 關於清水灣鄉村俱樂部 清水灣鄉村俱樂部(「清水灣」)自1982年起一直致力為會員、賓客及訪客提供優質的高爾夫球場地及頂級娛樂休閒設施。「清水灣」除了每年舉辦多場高爾夫球比賽外,亦有籌辦雲集各國精英的國際網球賽事,推動本地體育發展。此外,會所本著「取諸社會、用諸社會」的信念,多年來積極推動「清水灣.走入社群」計劃,與不少慈善團體緊密合辦多元化的籌款活動,為有需要人士施予援手的同時,亦期望能給予參加者難忘的活動經驗。 關於銘琪癌症關顧中心(銘琪中心)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位於屯門醫院腫瘤科旁,一直致力為癌症患者提供全面及免費的癌症關顧服務。服務範疇包括:癌症相關資訊、情緒、心理及社交支援、鬆弛治療及壓力管理等,所有服務和設施均完全免費,而且無須預約或轉介。讓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及其家人、照顧者都可以在親切友善的環境下,向我們的癌症支援團隊,包括癌症專科護士、社工、營養師及臨床心理學家獲得適切實用的資訊,讓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參與自己的治療計劃,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。於中心內更可與同路人交流患病經驗及抗癌心得,使他們得到充足的力量,去學習如何與癌共存,迎接抗癌路上的各種挑戰,甚至乎超越癌症。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…
Read more
Newsletter
Become a Trendsetter
Sign up for Davenport’s Daily Digest and get the best of Davenport, tailored for you.